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绿色建筑“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11-04-13 10:18:00    发布人:byjs

在第七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众多政府官员、著名专家、专业人士、企业代表通过大小24场论坛,围绕绿色建筑的方方面面,展开了一场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域的“头脑风暴”。《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派出数名记者全程参与、学习、交流,本版摘取了部分专家的代表性观点,这些学术性、现实性、趋势性、指导性兼具的精彩观点,将绿色建筑相关问题的探讨逐步引向深入。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

建筑是未来20年能源消费主要增长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高企的石油等能源价格,增强危机意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目前,中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并且还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加,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20年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任务是艰巨的,很多重要工作还需进一步开展。如: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将其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转变城乡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完善相关的法规,出台系统的财政、税收、金融、行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加快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设,加强集成创新,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体系,加快成熟技术和成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产业转型;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和技术推广;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环节,完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体系,扶持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队伍的发展;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大力促进住宅的产业化推广绿色建筑和社区,推广全装修。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

防止生态城市建设事与愿违

不少地区正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其中存在着大量问题:目标缺位、理论缺失、定义不明、规划不足等,甚至出现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做着反生态事情的现象。如何防止生态城市建设事与愿违呢?首先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引导,其次要明确相关生态学原理,如生物多样性,讲究循环发展而非线性发展等。具体而言,以下三点应重点思考:

一是完善目标体系,且一定要实现定性和定量的结合、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结合,同时注意与城市规划体系结合。对此,将指标体系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分解是一个好方法,如唐山曹妃甸地区生态规划便分解为144个具体指标,并按照企业、政府、社会三种不同需求进行了划分。

二是完善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应在现有城乡规划层面引入新要素,如构建循环经济、微循环、恢复式能源、被动或主动式太阳能利用、碳足迹、生态足迹等。在城市规划的前期阶段,便应考虑生态安全、生态承载力、土地敏感性、生态功能;总规阶段则考虑绿地碳汇分析、能源利用;详规阶段则要考虑噪声分析、地表径流系数分析、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径流模拟实验等。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鼓励政策,如英国的大伦敦政策等,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大型公共节能改造、财税考核体质等,都将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世界绿色建筑协会副主席Rick Fedrizzi:

为下一代打造绿色学校

1997年,国际可持续发展权威、英国学者John 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线”原则,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只想着如何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是始终坚持“三重底线”,即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的统一。打造绿色建筑正是这一原则的极好体现。

而学校又是实施绿色建筑的重要领域。在美国,有5500万学生和500万的教师队伍,占美国总人口的20%。但是,美国教师联合会根据政府责任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1.5万所学校的空气质量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因此,我们积极提倡为下一代打造绿色学校,健康的设施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利于节省能源与资源。

很多人担心绿色学校的成本问题。我们在美国已建成的不少绿色学校充分证明,绿色并不意味着增加费用。威斯康星州小学可以节能30%、节水40%、减少垃圾94%;同样绿色的马里兰州小学,节水47%、教师流失率为0%。而在德州布拉所利亚市初中,节约了18%的建造费用,学校55%的建材来自当地,更重要的是,学生数学、社会学考试的分数上升了7%。可见,绿色学校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益处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平均可增加3%,而教师的流失率则可减少3%。

中国和美国应领先建造绿色学校,这是良好的机会,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

低成本、高品质是绿建本色

绿色建筑成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与争议,对此,我持两个基本观点:

首先,绿色建筑的本质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低成本、高品质的。与其他行业相比,低成本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低成本技术和管理优先技术,如被动式设计;二是高性价比的技术,如照明技术等。

其次,绿色建筑的成本是动态的,亦是可控的。绿色技术成本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技术成熟、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地理、气候、区域生活方式;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施工建造等工程水平;项目运营管理水平等。同时,作为新兴领域,技术、市场、政策日新月异,因此,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成本控制,并非固定的定额管理,而应基于动态统计分析系统,采用动态技术成本控制策略平台或工具。

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中,一类是专项成本绝对值不高,比重也不大,但常规成本过高;另一类则是专项成本绝对值不高,但比重过大。我们的实践同时表明,绿色技术专项成本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项目总成本的高低,成本高低的关键取决于消费的智慧与能力,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便是典型实例,用比同类建筑更低的成本获得绿建三星级运营标识和创新奖。

绿色建筑的低成本,是始于观念、基于诊断、核于设计、显于建造、成于运营的。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就是对传统建筑领域成本优化的潜力,尤其是结构、室内装修等,可谓“水下冰山”,十分巨大。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张树君: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多方合力

有效利用太阳能,关键是抓住建筑设计这一环节,坚持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外观上,应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合理布置太阳能集热器、电池组件,无论在屋顶、采光顶、阳台还是墙面、幕墙、窗,都要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协调和统一;结构上,需妥善解决太阳能热水、光伏系统的安装问题,确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考虑太阳能集热器、电池组件抵御强风、暴雪、冰雹等的能力;系统布置上,应合理布置太阳能热水循环管路以及冷热水供应管路,尽量减少热水管路的长度,建筑上事先留出所有管路的接口、通道;光伏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缆线应统筹安排,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以满足安装维护要求;系统运行上,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可靠、稳定、安全、易于安装、检修、维护,合理解决太阳能与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的匹配问题,尽可能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控制。

太阳能利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从建筑项目立项、任务下达、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同步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热采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伏等系统,完全和建筑物融合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才是太阳能和建筑的一体化。这是需要多学科全面参与、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法规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太阳能企业、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合力推动。

 

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刘少瑜:

因地制宜的平衡之道

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因素的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如何实现三者的最佳平衡、实现绿色目标,是建筑师面临的最大的困惑。要解答这个困惑,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则便是———因地制宜。这个词听起来简单,但要在实际设计中将其作为方法论予以充分应用,便会涉及很多因素,这就要求建筑师多做一些基础性的调查工作。

因地制宜,在我看来,一方面,“地”和“因”密不可分。“地”包含场地、社区、城市、区域四个内容,而“因”是附着在“地”上面的各种横向和纵向影响因素,二者需要通盘考虑,如“场地”需要考虑用地性质、地形地貌、使用人群、周边以开发和未开发地块,交通状况如何,有没有地铁、大型商店等“因”;“社区”则考虑配套服务、建筑密度等因素等“因”;“城市”则考虑当地气候、文化、资源等内容为“因”;“区域”指要考虑本地区建材资源如乡土化建筑资源、能源类型等“因”。

另一方面,“制”和“宜”也需紧密结合。“制”可以分为“被动式设计策略”和“主动式设计策略”,而“宜”的过程则是一个“整合式的设计流程”和“决策过程”;“宜”的技术则应该先从低成本、可复制的角度出发,去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各评比项的要求。

总之,绿色建筑既非一种设计风格,也不是某种科技产品,而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平衡之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林波荣:

自然能源与使用方式优先

绿色建筑绝不是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做简单加法,发展、评价绿色建筑要注重实际性能。

数据显示,美国通过LEED认证的商用建筑中,50%的建筑不符合预期节能效果。我们分析发现,237个LEED认证建筑的节能部分分值大多较低,2010年节能分值不足6.5分的项目占总数的45%左右,实际节能效果非常有限。

通过调研国内11个绿色建筑项目,同时对比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普通建筑发现,在使用情况相近的情况下,绿标建筑可节能10%~40%。但是,它们之间的总能耗差别却十分明显,每平方米每年耗电量从30千瓦时至80千瓦时不等。

在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我认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需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节能技术的采用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绝不是最关键因素,关键仍在于建筑使用者是否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作为优先选择;其次,建筑设计师应引导使用者实现行为节能,也就是说,应在“什么使用方式优先”的理念下进行设计,更方便使用者的节能行为;再其次,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不能盲目追风,即使已形成产业的光伏发电,在整个能源体系中,也仅占不到5%的比重,所以目前不要奢望再生能源对绿色建筑产生多大效果;最后,不能过分重视设备节能,对新节能设备的投入使用,应格外审慎,拒绝面子工程。

 

加拿大林产品研究院院长Pierre Lapointe:

全生命周期评估木结构建筑

木材、钢材和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三种建筑材料。我们与中国研究机构合作,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对比研究木材、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钢材等建筑材料使用的能耗情况,结果发现,在能源利用率、产生垃圾废物、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7个指标中,木材均大大优于钢材和混凝土材质,即使能够100%地使用回收钢材,其对于环境负面影响也都大于木材。

用生命周期评估的研究方式,不仅仅是对环境保护的研究,也有益于改善建材企业生产效率,增加木结构建筑商业利益。

不过,生命周期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人类在建筑领域的碳足迹。以木结构建筑中刨花板为例,刨花板原材料采集、加工所使用的能源、排放的碳、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小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排放净值依然可以为负。而一栋典型的北美木结构建筑约可吸收储存29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家庭轿车5年的碳排放量。这些数据还仅是木结构固化的能耗,如果考虑到其在运营中所节省的能耗,将会更惊人。

木结构建筑不仅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同样效果显著。至于居住安全,在1961~1995年全世界7次大地震中,更习惯使用木结构建筑的地区,震灾中的生存几率也大大增加。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一定是未来建筑界发展方向。

 

数字会“说话”

1/5 1/5以上的城市已开始各种类型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1%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初中级阶段,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新增建筑用地1000多平方公里,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6亿吨。

400亿 全国既有建筑共400亿平方米,在这400亿平方米中,人均电梯使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是发达国家的1/10,电梯节能空间巨大。

20 北京1平方米建筑冬季采暖需煤20公斤,节约幅度较大。

100 只要每年新增100个绿色建筑项目,“十二五”期间将节能8.5亿千瓦时,近3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气体76.6万吨,节约水资源0.3亿吨、可循环材料1.1亿吨。

300 未来几年,每年获得标识标志的建筑应该达到300个,甚至每年500个。

99% 2005年我国设计阶段节能建筑只能达到53%、实施阶段还不到21%,仅仅5年时间,已提高到设计阶段99%、施工阶段95.4%,一般性的节能建筑已达到极限。

70% 从太阳能光热在建筑的应用来看,我国建筑屋顶应用量已达全世界的70%。

20 全国大多数省已建立了绿色建筑研发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机构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认证资格,20多个省有绿色建筑委员会。

52% 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产品购买、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中,由于设计阶段的不重视和不精细导致设计阶段的不达标项占全过程的52%。

113 2008~2010年,获得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总数为113个。

10 在113个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获得设计标识的共103个,占91.2%;获得运行标识的仅为10个,与或设计标识的项目数相差9倍。

25 上海、苏州、北京以25项、17项和8项,位列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前三位。苏州发展尤为迅速。

7 全国房地产企业中,绿地、万科分别以7个、6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位列第一、第二,招商地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以5个项目并列第三。

122 目前已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整体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为每平方米122元,随着星级提高,增量成本值也有较大增加,一二三星级分别为每平方米41元、111元、242元。

58% 从前几年已获得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分析,项目平均节能率达58%、节水率大于15.2%、可循环材料大于7.7%、二氧化碳减排达每平方米28.2公斤。

3~5 已认证的绿色建筑平均节电成本的静态回报期为3~5年,节水成本的静态回报期为2~7年。

55.1 上海规定,住宅每平方米全年采暖空调用电量小于55.1千瓦时,即符合节能建筑标准,而实际上上海居民住宅70%以上低于15千瓦时。英国某“零能耗”社区,平均每户每年用电3280千瓦时,以100平方米计算,则每平方米需32.8千瓦时,这个数字自然比上海“节能标准”低40%,但远远高于上海居民的实际用电量。

34.3 2010年,光明新区6个项目采用了成熟、适宜的技术措施,通过优化设计,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增量成本平均不到60元,其中4个保障性住房项目仅为34.3元。

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          2011-4-13

返回上一页     

 

 
 
宝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54865号-1    网站策划:无限力创      
友情链接
您是我们的第 507073 位访问者